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行为问题与解决方案

据我观察,我发现班上的一位学生,丽丽(匿名)五岁,她喜欢说谎话以及往往会对事实加以粉饰、扭曲、掩饰或夸大。我也察觉到她喜欢拿其他小朋友的文具然后带回家里。她不但不要承认而且还说是其他小朋友拿的。

影响5岁幼儿有意说谎的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

从幼儿认知和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特点来看,3岁幼儿已有说谎的经验,4岁幼儿开始出现策略性说谎,但这一时期幼儿的说谎行为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属于无意说谎,常表现为满足愿望的心理、理解性心理错觉和自信心的萌动等。有意说谎在幼儿5岁时开始萌芽,如果这时成人不注意教育或引导,有意说谎就会发展成严重的欺骗行为,从而影响幼儿的道德发展。

一、5岁幼儿有意说谎的界定

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看,说谎属于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问题行为(或策略),反映了幼儿在人际交往中互动与反馈的信息;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分析,说谎属于一种 认知活动,反映了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进程。有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编织谎言,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有意说谎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欺骗, 但欺骗一定带有有意性,并伴有个性化特征,刚刚萌芽的有意说谎与欺骗有着本质的不同。

5岁幼儿正好处在思维和智力从无意性、不稳定性向有意性、稳定性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也开始萌芽,此时幼儿心理所发生的质变主要体现在认知活动的概 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开始发展。由此可知,5岁幼儿的说谎行为开始带有有意性,但还处于萌芽阶段,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愿望或避免责骂等,并常伴有紧张不安、恐惧内疚等情绪体验。

5岁幼儿的有意说谎在时间上具有过渡性或转折性,在心理上具有“动机性”和“矛盾心理体验性”的特点。5岁幼儿有意说谎的表现类型包括;混淆想象和真实的 “幻想性”说谎(或“补偿性”说谎);为了维护自尊和人格的“保护性”说谎;模仿同伴或成人的言行,因而出现的”模仿性”说谎。

二、影响5岁幼儿有意说谎行为的因素分析

特定的年龄特点存在特定的心理特点,5岁幼儿有意说谎的行为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来自主观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客观因素方面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

1.逃脱惩罚的恐惧心理

罗素说过,幼儿的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5岁幼儿已有了“自我防御”的意识,当他们因做错事而将要受到惩罚时,他们会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当成人对 幼儿的要求和规范日益严格,为幼儿的行为设定了各种“限制”时,这些来自成人的“权威压力”使幼儿害怕成人的批评与纠正,但又不得不迎合成人对他们的期 盼,从而导致有意说谎。由于恐惧心理作祟,幼儿有意说谎的外显表现相对较少,而更多的是隐蔽说谎,即幼儿内心深处潜藏着有意说谎的动机,尤其是当幼儿初尝 有意说谎的“甜头”后,势必形成一种习惯,相应地也会扩散到幼儿的社会行为中。

2.取悦他人的虚荣心理

虚荣心是一种想要获得他人注意、赞赏、羡慕的动机和情感,这既是一种情感需要,也是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归属的需要。但受虚荣心支配的幼儿不能独立地估 计自己的行动实质,仅对他人注意的外在效度感兴趣,为了博得他人的赞赏、夸奖以及取悦他人,在实力难以达到的情况下,便出现了有意说谎。

幼儿往往会对事实加以粉饰、扭曲、掩饰或夸大,要么把他人的“成功”归于自己的功劳,要么将自己的“失败”推诿给他人。通常,在道德两难的情境下,当幼儿 面临选择说谎还是说真话的道德行为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趋向于选择说真话,但5岁的幼儿则更倾向于折中的选择。如刚满5岁的丽丽,对于妈妈提出的两难问题“想妈妈还是想爸爸”,他回答“都想”,妈妈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这样的信息反馈在幼儿内心形成了一种说话要讨好别人的“谎言”定势,谎言给对方带来的愉快体验强化了幼儿有意说谎的动机和行为。

3.意义障碍期的反抗心理

意义障碍是幼儿表现出的品德心理阻抗现象,它阻碍了幼儿对品德要求的完全接受和正确理解,从而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要求产生消极的反抗心理。5岁幼儿正处在这样一个意义障碍期,有意说谎成为反抗心理的表现之一,严重者还伴有报复行为发生。如在幼儿园中,幼儿之间为了争抢玩具会发生矛盾,并会产生诸如嫉妒、不满甚至仇恨心理。特别是那些在争抢过程中处境不利的幼儿,较容易为了报复他人而有意说谎。

4.惰性心理

幼儿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自己的愿望,却不愿付出劳动和努力,因此有意夸大、歪曲或编造事实以躲避责任或获取利益。对于想“不劳而获”的幼儿来说,有意说谎似乎是一种最轻松、便捷的“手段”。5岁幼儿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赏识,当这些需要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实现时,他们就可能选择有意说谎 这种方式实现目的,以便在惰性与自尊之间寻找一种“融合”,即既想实现愿望,又不想通过努力来获得。

(二)客观因素

1.“模仿”的强化

“模仿”是幼儿从他人身上获取某些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幼儿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以及相似性程度等因素决定了幼儿有很 强的模仿行为。5岁幼儿具有明显的“镜子行为”,成人不经意的谎言、随口的承诺会让幼儿误认为说谎是有趣的事,从而进行模仿。在幼儿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来自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社会性参照”,当幼儿犹豫、徘徊于该不该这样或那样做时,他们会趋向于向成人寻找答案。如果来自成人的参照是“无所谓”,或视而不见、闭口不说,幼儿可能会自以为是地加以模仿,下次遇到同样情境,他们甚至不再参考成人的意见。此外,幼儿之间相互模仿说谎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有意说谎的动机和行为。

2.“异化”的教育方法

成人“异化”的教育方法所带来的消极的“榜样作用”是造成幼儿有意说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好孩子”和“坏孩子”之别。5岁幼儿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他们的思维形象直观,很难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成人认为“好孩子”不能做错事,做了错事就是“坏孩子”,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幼儿容易通过有意说谎使自己成为成人眼中的“好孩子”。

第二,“承认”的惩罚。幼儿做了错事后,成人先是承诺只要诚实就不惩罚,可是当幼儿诚实地承认错误后,成人不但不原谅他们,反而加倍惩罚,幼儿就会产生“诚实还不如说谎”的想法。

第三,成人的“错爱”。由于教师的“偏爱”和家长的“溺爱”,他们常以优厚的物质奖励来鼓励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但评价指标却模糊而缺乏客观标准,使幼儿常常通过有意说谎来获得奖励。

第四,对有意说谎的“庇护”。成人发现幼儿有意说谎后,没及时进行制止,而是隐瞒或庇护。

3.群体压力下的“从众”行为

群体压力这一社会性因素会导致从众心理。迫于从众心理的压力,幼儿可能会产生有意说谎的行为。有意说谎是一种情境化的行为,社会互动中的情境因素也为幼儿的有意说谎提供了广阔的大环境,幼儿往往会根据情境压力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其社会性行为。

4.社会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当前,幼儿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但是一些社会媒体公布的虚假信息不仅具有欺骗性,还带有误导性。有些社会媒体对一些欺骗行为不但不予以批判,甚至还从 积极的角度加以宣传。受到这些社会媒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处于发展转折阶段的5岁幼儿很容易混淆真实和想象,因而他们可能会把获取到的各种不良经验编织、 整合在一起,使有意说谎得以发展。

三、教育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5岁幼儿如果养成习惯性有意说谎的不良品质,无疑将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在有意说谎发展的萌芽阶段就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

(一)重视“第一次说谎”,防微杜渐

第一,抓住幼儿说谎时的矛盾心理。幼儿说谎的实质是幼儿出于恐惧心理所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的措施。幼儿第一次说谎时内心其实很矛盾,想认错但又害怕失 去信任,缺乏认错的勇气。此时,成人应消除幼儿说谎的心理刺激动因,抓住幼儿第一次说谎时的矛盾心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善于“察言观色”。与其他认知任务一样,有意说谎会占据个人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导致对问题反应的潜在时间延长,幼儿有意说谎时所出现的认知与情绪 表现会泄露说谎的线索,从而出现更多的停顿和言语错误或表现。如果任其说谎,以后幼儿的说谎水平会逐渐提高。因此,成人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幼儿说谎的行为。

第三,不轻易定位“说谎”。5岁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期,武断的言语和行为等处理方式很容易导致幼儿的心理创伤,因此不能轻将幼儿的某些不诚实的行为或不真实的陈述定位为“说谎”,不要贸然作出判断,否则会给幼儿带来道德上的压力。

第四,给予幼儿“爱”的抚慰,缓解心理压力。幼儿有过失时最怕失去爱,所以矫正幼儿的有意说谎行为,成人首先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其犯错,并通过一些动作向幼儿传递“爱”的信息与暗示,以缓解幼儿的情绪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榜样主之,教诲辅之

幼儿的许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由模仿他人的言行而习得的,观察他人作出行为选择时所获得的关于榜样的行为、行为情境以及行为结果的知识,能使幼儿获得替代性强化,影响其自身的行为选择。然而,现实中有些家长常常有意无意地“指示”幼儿说谎,如“来电话时说我不在”“邻居来借东西说没有”,这无异于训练幼儿有意说谎,成人所表现出的这种不诚实行为对幼儿进行了负诱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类似成人的说谎行为模式,并在幼儿的心里埋下了说谎的种子,随时可能生根、发芽。

家长、教师首先要做到诚实、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幼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其说谎动机,用其能理解的语言耐心解释说谎的危害性。

(三)信任幼儿,防止说谎

德国教育家克雷奇默认为,说谎是由于幼儿对成人尤其是父母的不信任,如果父母能采用理解的方式对待幼儿的说谎,便可避免幼儿出现最初的有意说谎。成人首先要信任幼儿,并向其说明“做错事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改正”,让幼儿感到改正了说谎的缺点依然能得到成人的信任。

另一方面,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大胆说真话的气氛和环境。幼儿由于说谎而担心受到斥责,不想辜负父母对其的期望,如果父母不顾一切地“逼”其坦白,结果只能让其“自圆其说”,有意说谎。那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幼儿说谎的做法,只能加重幼儿有意说谎的动机,强化其有意说谎的行为。

(四)引导良好社交,强化诚实行为

幼儿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同伴,“同伴的交往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影响,出现更多的分享,友好的说话,会促进幼儿的社交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 向发展”。因此,成人要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社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诚实守信的幼儿,成人要及时表扬和鼓励,给其他幼儿以正向影响。

除了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往外,还可以让幼儿多与品行正直、优秀的成人打交道,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明白对与错、好与坏的道德判断标准,强化幼儿诚实的良好行为。
















参考文献:
Appendix


[1]周长秋.如何看待幼儿的说谎现象[J].幼儿教育,2001(6):15-16.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0.
[3]庞丽娟.婴儿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91.

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瓜拉牛拉生态旅游

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静坐的好处

每一天幼儿午餐后半个小时我们会安排让他们静坐大约十分钟。
上个星期芳燕家长有向我们提及静坐的好处。在此我们收寻了有关资料让大家参考。


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忙,晨昏、四季,只要静下心来,看看你的呼吸或者看看你的动作、感受等,就有几分的安定、平静感,这份宁静感可以继续深化,可以消除身心烦热、忧恼,也可以用不同的禅修来消除特别的烦恼、障碍,一时练习就一时受益,经常练习经常受益。以下列出具体的静坐好处,做为鼓舞静坐的动力。 
 
1、减少焦虑、紧张、不安、恐惧、压力。  
2、减少身体的疲倦感,改善睡眼的质量。  
3、身心轻松,减少身心疾病。  
4、做事更专心、细心、冷静、勤快。  
5、待人更有耐心、爱心与人相处更融洽。  
6、思考更有条理、精准。  
7、头脑更清晰,记忆力更好,创造力更强。  
8、减少偏狭的、闭塞的、执着的思考方式,更能宽广的、全方位的思考问题。  
9、不易受邪术所害,不易受邪说所惑。   
10、观察更敏锐,分析更细腻。   
11、逐渐消除坏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12、不会得老人痴呆症。  
13、临命终时,心不慌乱,不颠倒。  
14、更有能力明白真正的烦恼因果及解决烦恼。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

《好饿的毛毛虫》







这是一本畅销世界的图画书。

值得与你们分享!

希望您和孩子们会爱上他~


作者: ()艾瑞克·卡尔

内容语言:中文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系列 适合年龄: 3岁以上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804 价格:RM39.8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艾瑞克·卡尔 :

艾瑞克·卡尔
 192962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锡拉丘兹。他的父母都是德国人,6岁时,随父母一起搬回到了德国。艾瑞克·卡尔讨厌德国式的教育,16岁那年从高中退学,在老师的劝说之下,在斯图加特一所有声望的美术学校学习了四年的视觉艺术。还是在学期间,就为美国情报中心绘制了一系列的海报。毕业后,他曾在 一家时尚杂志担任艺术指导,但他太怀念儿时美国那间洒满了阳光、可以自由画画的教室了,太想回美国了,终于在195223岁那年,兜里揣着四十美元,又 一个人回到了阔别了十七年的纽约。他给当时担任《财富》杂志艺术总监、后来以《小蓝和小黄》《小黑鱼》等作品闻名于世的李欧·李奥尼打了一个电话,李欧· 李奥尼不但请他吃了一顿午饭,还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
他年近四十才开始创作图画书,迄今为止,已经创作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Brown Bear, Brwon Bear, What Do You See?1967)、《123,去动物园》(1,2,3 To The Zoo1968)、《好饿的毛毛虫》、《好忙的蜘蛛》(The Very Busy Spider1985)、《爸爸,请为我摘月亮》(Papa, 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1986)等七十多本色彩缤纷的拼贴画风格的图画书,被翻译成了三十多种语言,小读者遍布世界各地。200212月,他的个人美术馆——艾瑞克· 卡尔图画书美术馆在马萨诸塞州开馆,这也是美国的第一个图画书美术馆。
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图画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他甚至没有得到过凯迪克奖,这是因为批评家们不喜欢把书降低到像玩具一样的位置。2003 年,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他劳拉·英格尔·槐尔特奖,这也可以算是对他作品的艺术性表示的一种迟到的承认吧。
现在,他和妻子芭芭拉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敦市。

获奖及推荐记录
被译三十多种文字,大小开本世界发行量超过2000万册

美国视觉艺术协会奖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2001
年被美国《出版者周刊》评为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精装本)第20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100本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第22好绘本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绘本研究部编《图画书为了孩子的500册》

作品简介

 月光下,叶子上躺着一颗小小的蛋。
  星期天早上,太阳升起来,砰!从蛋里爬出来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
  他开始去找吃的。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可还是好饿。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可还是好饿。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可还是好饿。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可还是好 饿。星期五吃了五个橘子,可还是好饿。星期六,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一根黄瓜、一块乳酪、一条火腿、一根棒棒糖、一个樱桃派、一根香肠、一 个杯子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肚子痛了。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吃了绿叶子,肚子好多了。
  现在,他不饿了,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了。他造了一个小房子,叫茧,把自己包在了里面。他在里面呆了两个多星期,咬了一个小洞挤了出来。
  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资料来源:浦浦兰


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让孩子拥有快乐的性格

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对其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为此,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以下几个重点:
  
   在快乐性格的培养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虽不能操纵孩子的社会生活,但可通过加深同孩子的感情来密切彼此间的关系。此外,还要让孩子经常同小朋友一起玩耍,或把孩子带到同龄人较多的娱乐场所,让他在愉快的外部环境中接受熏陶。
  
   当幸福只建立在一样东西上时,它就缺乏稳定的基础。作为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多样选择并注意培养和引导,使之拥有广泛的兴趣,这一点对特别喜欢一种东西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家长应使孩子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乐,并不是因为他们一帆风顺,秘诀就在于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碰到挫折时,家长可为其指出一线光明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从快乐的事物中找到安慰。
  
   对家长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

2008年9月23日星期二

快乐绘本分享会









精彩的读绘本让孩子们陶醉于美丽的绘画和优美的文句!


感谢你们的到来与参与!
照芳与孩子、芳燕与孩子、留香与孩子、淑清与孩子、佩吟与孩子 、丽香与孩子...

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绘本分享会》之老朋友的约会



宗旨:

1)分享好书,推动亲子阅读风气。
2)建立良好的友谊家庭关系。
3)推动环保计划——减少购书(分享书至上)


主持人:黄照芳小姐
时间:21-九月

时间:2.00pm
地点:尤明裕家长的家
人数:10-15人(包括小孩)

晚餐: 万津叫化鸡

联络电话:016-2899464(丽香)

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瓜拉牛拉生态旅游








圆满的<温馨之旅> !

我们结束了两天一夜的生态旅游~


暂离喧哗的都市,享受渔村的朴素~
看多种的水鸟,
亲自体验捞蛤
漫步红树林,
观看夜晚的萤火虫
享受美味可口的海鲜餐
etc

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爱我就不要打我!

今天的星州封面刊登了一面有关一名九岁女童被保姆殴打的事件。看见这小女孩被打得伤痕累累,我感到很痛心!

孩子被别人欺负、殴打是谁的责任呢?


昨天傍晚我带了二女儿去公司处理文件。过后我们就去Jusco走走~

要回家的半个小时前,有间事令我们两母女同时间产生伤感。

事 情是这样的:有个小孩差不多七岁左右,他在玩具部门‘看上’了他喜欢的玩具。小男孩就要求他妈妈买给他。他妈妈告诉不可以买,但这小男孩很坚持的说要买。 两母子的就开始‘大战’了!他妈妈真的很不给这孩子面子,当着我们与众人面前就打了小男孩几巴掌!又捏了他几下!我真的看不下去了!我和女儿就走去后面以免这母 亲尴尬。转身要走开始丢下一句话 “等下我才过来!”。这小男孩却反驳说“你骗我的!”你骗我的!。。。。他妈妈就这样离开这孩子了!。。头也不回!真的走开了!小男孩想马上冲去找她,但他又留下自 言自语。。我跟女儿走向他,对他说:你不要跑开,你妈妈会回来的。小男孩说:我妈妈不要买这个给我。我昨有买一个了,今天她就不要买噢~为什么?我就告诉 他;那么你都有了就不要买了好吗?不要弄你妈咪伤心好吗?。。其实我跟着小男孩讲那么多是没有用的!因为据我观察这小男孩不是普通的小孩!他说话口齿不 清、神情有点忧郁。
在霎那间我很可怜这小男孩。当时看到这情景,我和女儿都要哭出来了!其实这小男孩不就是更需要母亲、亲人的谅解及协助他吗?为何要用那种方法来对他呢?其实他更需要更需要母亲的爱!真正的 爱!对吗?

妈妈请不要用你本身的角度来看小孩的事好吗?!


你对孩子的爱是真的吗?而你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吗??




以上存属个人意见与观点。

2008年8月10日星期日


《绿色的向往》

学生姓名:尤冠胜(五岁)
冠生:“洪老师,你看我的夕阳美丽吗?
我的海里有着很快乐的水母和章鱼哦!”
我问:为什么他们很快乐呢?
他说:“因为有水(干净的水)咯!”





《绿色的向往》
学生姓名:黄立扬(五岁)
立扬:“老师,我家前面都种满很多的小草和树木哦”





《绿色的向往》

学生姓名:陈佩吟(六岁)

口述,佩吟:“老师,你看我家旁边我也种了一棵树哦!”




《自然的呼叫》
水灾了!

学生姓名:王集宇(六岁)

口述:我问他:“为何会水灾呢?”

集宇说:“因为人类一直乱丢垃圾、沟渠堵住了所以水灾咯!”






《可爱的地球》

学生姓名:叶泳茹(六岁)
泳茹:“我们的地球很开心哦”
因为都种满了树木!




《绿色的向往》

学生姓名:余巧恩(五岁)

口述:“老师,你看我家旁边也种了很多棵树哦!我有爱护地球吗?

我说:“巧恩,真得很棒哦!因为有‘种植’树木呀!”





《机器人垃圾桶》

学生姓名:梁宇仁(六岁)

口述:我问他:““为何你会有机器人垃圾桶呢?”

宇仁说:“因为人类一直乱丢垃圾、有没有人打扫所以机器人打扫咯!”

我又问:为何有那么多人在这儿啊?“

他却说“那些人都是死了的啦!”我是青色的那位!老师,你看!还有一个死掉的掉在机器人身上哦!哈






《机器人垃桶》

学生姓名:叶泳茹(六岁)

口述:我问她:“为何你会画机器人垃圾桶呢?”

他说:“因为人类吸了很多二氧化碳都死了,人类没有了,只剩下机器人在打扫!”



幼儿们的感受是直接的,想法也能够直接表达在他们的画作上。

福禄培尔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我觉得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六岁小朋友画《绿色的向往》的时候, 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老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环保的环境的作品。结果我会发现,孩子们画出很多树木,我问小孩们,为何会画那么多树呢?小孩回答我说:因为种树、种草会有很多的氧气咯! 还有“很多树我们就不会害怕没有空气了!”等等。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经过三个星期的友爱环境工作(Environment Friendly Program),学生们都能够理解“如何做环保”、如何爱护地球?、地球为何病了?

小朋友都是通过我一问一答方式以及慢慢的引导他们画出这么棒的作品!

2008年8月3日星期日

卡尔•威特的金典教子理念

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卡尔,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89岁时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然而,谁会相信,这样一个禀赋极高的孩子出生后并未表现出怎样聪明,相反却被认为是痴呆儿。奇迹的发生全在他父亲的教子有方。

卡尔·威特有一套被世人称为金典的早期教育理论,一百年来使许多人受益,造就出无数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为了您孩子的未来,也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在此将卡尔·威特早期教育的金典内容向你介绍。

1 教育儿子先从母亲开始

历史上的伟人都拥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母亲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潜代的作用。如果母亲只关心孩子的健康,而忽略孩子的品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那就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卡尔·威特说,小卡尔的母亲勇敢和快乐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儿子,使儿子后来步入社会时,即使遇到困难,也无所畏惧,永不失望。卡尔·威特认为,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做,这种作法有失天性。

2 催逼会毁灭天才

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再施以高明的教育,孩子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但父母对天才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父母往往只着眼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注重全能的培养。对孩子要求过高,施加压力过大,这样做多半使孩子半途而废。

3 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儿童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的,如果从一出生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的潜在的能力就可能达到100度。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施以最优秀的教育,他的潜能也只能达到80度。而从10岁开始,不管教育方法怎样好,潜能也只能达到60度。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潜在的能力实现得就越小。

4 不要让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

卡尔·威特说,孩子出生后的头半个月,我们坚持定时给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直到他能吃饭后,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总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5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

孩子生活的周围环境,如果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该是令人心情愉快的。卡尔·威特说,天气晴朗时,我们经常把孩子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沐浴,呼吸新鲜空气。在婴儿睡觉时,我们决不把它裹得紧紧的。每天都坚持给孩子洗澡、按摩手脚,这样即能发展他的触觉,以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的灵活。


作者:卡尔•威特


2008年7月6日星期日

温馨的双亲节






温馨的双亲节圆满结束!
我们非常感谢一群热爱家庭的父母的出席参与我们的晚会,你们的出席让我们的晚会圆满成功।

在晚会中的亲子衬衫创作节目,我们出乎意外的发现原来父母亲是多么的有创意!
这个节目也同时促进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希望这种互动的精神能够持续,并把它融进整个家庭里面。

良好的互动建立是建立美好家庭的开始,各位家长我们一起努力吧!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道理要怎么说?

常听做父母的说:“孩子还小,那懂得这个道理,就别为难孩子了。”

但事实上是否真是如此?到底孩子几岁才算“长大”、才可以说讲道理?

从发展心理角度来看,人从出生就迈入一持续发展的厉程,而促进发展变化有两个要素:一是成熟,指个人生物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过程;二是学习,透过学习历程与经验,使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产生较为长久的变化。

比如说要成为一个体操选手,除了在身体上要发展成熟外,还需要接受教导与不断的练习才能达成。因为成熟不是一个绝对的时间,所以应该说每个个体都需时时在发展中,也都有所处阶段应该学习的事物。

因此,当我们谈品德教育时,同样也可以思考这两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道德发展的关键条件---认知发展的阶段,成熟到什么阶段,然后再根据成熟的条件,思考如何创造理想学习的环境与经验,来促成所希望看到的改变。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 (Piaget)的道德发展论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他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无律阶段(约5岁以前):行为只是感官动作的自然反应与反射,而没有道德意识。第二是他律阶段(约5岁至10岁):多以做了一件事或行为的具体后果来判断或决定行为的是非善恶,此时会片面尊重成人的权威。第三为自律阶段(约10岁以后):多以行为的动机为善恶,逐步迈向成熟。

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道德认知概念发展阶段后,就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期许与教育方式。以下就分为三个阶段的道德教育原则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无律阶段]

在无律阶段的学龄前,在道德判断上常容易受情绪上或周遭人的影响,并且不具备思瓣的能力。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兴趣的,或成人认为是好的,就认为是好的。一般而言,教育无律期孩子的道德价值观时,需要多一些的引导与约束。

给父母的建议:

一, 明确告知期望:在此阶段的孩子因为不具备辨别对、错的能力,父母要明确清楚的告诉孩子在某一环境里适当的行为是什么,并要求孩子表现出来。如:脱下衣服该放在哪里(整洁),不可随意摘公园的花(公德心)。

二, 父母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没有自主判断的能力下,最易受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受影响,因次父母应该将希望孩子养成的品格,在生活里示范给他看。

三, 避免负面影响:因为孩子无法辨别在生活中哪些是父母想要他们学习的,哪些不是,所以往往会对父母的行为照单全收,因此父母要特别留意日常非语言行为,是否有对孩子的期望相抵触者,如适当控制自己的愤怒的情绪。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有时会超过父母所能想象。

四, 鼓励行为实践:一般对有品德的人的认定,是着眼在道德行为而非道德知识。因此此阶段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上虽尚未成熟,可能不解行动背后的意义,但道德的行动是在任何人生阶段都不该缺席的,所以还是要在可朔性高的此阶段,指引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地方、做适当的事情。

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旅行也可以学习哦~

心理教育家皮亚杰说:“孩子是通过看到、听到、触摸到、感觉到才能学会的! ”

在学校,老师们会准备一些活动来达到小孩学习的需求。若父母能与我们互相配合,小孩会更快的学习到。

以下我有一个idea ,

首先,和孩子们讨论将要去的旅游景点
其次尝试与孩子一起计划行程,建立良好的互动

到达目的地后,尽情享受旅游的快感,拍照,买纪念品,

结束旅行后,翻开照片,拿出纪念品,地图,酒店的介绍,购物袋等等,

这个时候,加深孩子们的印象,一起制作旅程的纪念册,拿出地图回味当时走过的地方街道名字,去过什么地方(以照片为补助作用) 从中认识新的生字.

学习当地的文化,尊重不同的国际文化,从而开阔视野.

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你为幼儿朗读吗?

众所周知,幼儿的早期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由于幼儿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他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成人直接指导和共同参与,是一种成人朗读、幼儿听赏的活动。年龄小的幼儿尤其如此。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成人在孩子早期给孩子读故事、与孩子共同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Morro Smith(1990)指出,在家庭中,父母向儿童阅读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他们最终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这要远远超出父母和教师所认识到的。在幼儿园中,教师为孩子朗读、师幼之间的阅读分享活动也是影响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重要因素。TealeSulzby(1989)指出教师必须坚持每天为幼儿朗读,至少每天一次。

然而就现状而言,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成人为儿童朗读的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很多家庭为孩子购买了一定量甚至大量的图书,但家长给孩子朗读或陪孩子读 书的情况却很少。同样,幼儿园的情形也不尽如人意。虽然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安排了集体阅读活动,也设有图书区,但教师更强调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因而认为为幼儿朗读无关紧要。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下面我就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作些分析、探讨。

偏差一:不能正确看待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绝大多数幼儿更喜欢听别人读书而不愿自己看书,即使在已识字的情况下也如此。我想,这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幼儿由于年龄小、经验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而在听成人朗读时,由于成人会通过语调、节奏以及表情、动作等,对作品进行更加直观、形象的阐释,使幼儿借助多种感官感知理解作品受、体验作品情感,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每一个相同的故事会因阅读声音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幅相同的画面会因眼睛观察的不同而不同。” (Thomas,1998)成人在为幼儿朗读时常因自己的独特理解而灵活地变换语言,甚至赋予作品新的内容。同时,幼儿在听的过程中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接受信息,并且与已有经验整合,从而建构起新的认知。因此成人朗读、幼儿听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重创造的过程,正是这种特殊的文本传达和接受的过程使幼儿感到有趣和神奇,从而建立起对阅读的兴趣。

因此,对于幼儿喜欢听别人读书而不愿自己看书的问题,成人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策略。

首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以理解的态度为幼儿朗读。其次,在为幼儿朗读或和幼儿一起阅读前,不仅要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还应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从而以适当的方式传递作品内容。再次,在阅读过程中,有时需要一气呵成,有时要讲讲停停,并不一定要依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但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反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是否被激发,切不可填鸭式灌输。 最后,无论哪种方式都要重视提问。提问是较好的引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理解作品的方法。所提问题难度要适宜,最好能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并选择最适合作品情境、也最能引导和促进幼儿理解的方式来提问,答案也应具有开放性。


此外,幼儿特别喜欢重复听作品,这也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在语言学习中儿童也可能只听到他所知道的一切,而不是他所实际听着的一切。儿童每一次听作品的感受都不同,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只听一两次就能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而是在每一次听读活动中一点点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把握作品的各个细节,并获得美、情感体验。幼儿的语言、思维等都处在发展和变化中.比如说,几天前幼儿的词汇还不足以支持他理解作品中某些内容,而几天后他也许就掌握了这几个词语,那么在他重新听读这个作品时,这几个词语就会帮助他理解作品,并带给他新的体验和刺激。因此,可以说,幼儿喜欢重复听作品绝不是一种无意义的随意行为,而是心智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反复地讲同一个故事,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可以分享的读书经验。这样幼儿就可以鼓励自己一再重读这些故事,儿童自已也喜欢重复那些熟悉的短语和押韵的部分。

正如研究者所发现的那样,重复阅读会鼓励并引发幼儿对于书的深入探索。多次重复并大声地为幼儿朗读会培养起幼儿的信心,使幼儿逐渐意识到词与声音之间的对应,从而对阅读发生兴趣”(Jalongo,2000。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必须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以为孩子要反复听同样的故事,要求成人读同一本书,是孩子不长进的表现,而应将此行为视为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应采取相应策略满足他们的需要,促进他们的发展。


首先,要认识到成人的重复朗读对于幼儿有重要的影响,会影响幼儿对于书的态度以及对于书的选择和使用,这是成人有效指导幼儿阅读的第一步。其次,在这种认 识的基础上,满足幼儿重复听作品的要求。再次,在每一次重复朗读作品前都要对幼儿的阅读水平及所读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能根据幼儿的情况在重复朗读的过程中给以适当的引导。例如,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幼儿,重复朗读所侧重的内容以及朗读方式都要有所不同。最后,成人可利用这种与幼儿互动的重复过程,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增强对读书的兴趣。


偏差二:认为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目标仅仅是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成人在为幼儿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幼儿听、看、说及提问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听读兴趣并引发他们讨论,激活幼儿已有的经验、情感,让他们把作品内容和 自己个人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同时经过反复多次的朗读,幼儿渐渐熟悉作品的情节和语言,逐步提高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最后过渡到独立阅读。不难看出,成人为幼儿朗读的活动与幼儿独立阅读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成人为幼儿朗读及与幼儿的共读活动是促使幼儿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只有经历这 一过程,幼儿才有可能养成独立的阅读习惯,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近些年来,幼儿园越来越注重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价值取向是合理而必需的,但问题是许多幼儿园教师将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演变为单纯的阅读技巧的训练,如辨认图形、认字等,而忽略了早期阅读的其他功能。实际上,阅读的最本质目的是为了满足幼儿生活及成长的需要,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成人与幼儿之间的共读活动,把优秀的、有趣的作品以各种合适的方式展示给幼儿,使幼儿既从中感受快乐,吸取健康向上的养料,又逐步养成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诚然,幼儿自主阅读是早期阅读最终的且重要的教育目标,然而在缺少成人为幼儿朗读及与幼儿共读活动的条件下,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难以形成,幼儿自主阅读 能力的形成也很困难。因此,我们要坚持为幼儿朗读或与幼儿共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慢慢形成自主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高丽芳


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2008年5月14日星期三

四川地震山河变色

2008 5 12 日晚上,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到中国四川7.8 级地震,伤亡人数在增加中。

续缅甸热风暴、美国龙卷风之后,强震撼动数千百里外的泰国曼谷、香港及台湾等地区,再次夺走人命。

我再一次地掉泪了,

4所学校的几千名学生遭倒塌的建筑掩埋在土里,生死未卜。

地球生病了,世界生气了。她无法再承受人类数千年带来的病态发展,一次爆发、接二连三,丝毫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

人类脆弱的身躯,承受不住千斤重的钢骨混泥土,任暴风卷起滚滚巨浪、任龙卷风吹翻房子,


或许我们应该思考,在这些年来,给了地球什么?如果这次骤变的热风暴、龙卷风及强震,能给人们带来一点醒觉,那么那些不幸逝去的灵魂,也拥有了最后存在的珍贵价值。

2008年5月9日星期五

To all dear parents..Happy Mother's day

祝福所有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献给母亲的诗

“M-more”:那是母亲所给予我的太多太多;
“O-old”
:可是母亲却在慢慢变老;
“T-tear”
:就是母亲曾为我拭去的那串串泪珠;
“H-heart”
:这是母亲那颗金子般纯净的心灵;
“E-eye”
:她是母亲那爱意盈盈的眼神;
“R-right”
:是我对母亲的祝愿——永远永远地健康幸福!
——
把它们拼起来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深情呼唤:

母亲——mother

母亲真伟大

母亲像月亮一样,照耀我家门窗,圣洁多慈祥,发出爱的光芒。
为了儿女着想,不怕乌云阻挡,赐给我温情,鼓励我向上。
母亲啊我爱您 我爱您 您真伟大!

2008年5月3日星期六

向老师说谢谢!






我们欢乐园地里有两位老师在马来西亚学前教育学院就读。
今天他们在学校交上布偶的功课。

同学们都在此课堂学习了很好的精神;如何分配工作、互相帮忙...

过后,老师让她们两组互相‘批评’。。要我们说出对方的好与坏。我们从不足的地方学习,对方好的就吸取。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学习经验~






布偶对幼儿的好处:

幼儿时期,幼儿的注意力尚属于无意注意,在接受方式上直观性极强,以布袋木偶为道具,生动逼真,色彩鲜艳,能够 直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木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是布袋戏的表演特色和操纵特色。木偶因其自身的卡通性和亲和力,对于幼儿有较强的吸引力;还有布袋的表演特 色和操纵特色针对大班的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操作,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

孩子们年龄小,又好动,喜摆弄物品,平时喜欢做做玩玩,喜欢表现自己,而这些布袋木偶、指偶、手套偶、纸盒偶等,是通过幼 儿的亲自动手制作,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肯定自己的能力,又能用这些作品进行游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p/s:下一回我会教大家/家长做些简单又容易操作的布偶~


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您的童年快乐吗?



致亲爱的家长:

请问您的童年快乐吗?

你有给孩子们留下美好、有回忆的童年吗?

2008年4月27日星期日

音乐课程教案[1]

指导老师:张玮芩

年龄:6

人数:10

主题:

单元:音乐课程

课程:学习歌曲(好宝宝有礼貌)

目的: 1) 初步学会歌曲,能在老师带领下大家一齐唱.

2) 能随着歌曲的进行按节拍拍手

3) 学会第1段歌词能按 lx-lx-l节拍做拍手和拍腿等动作.

准备:写有歌词在马妮卡上

活动过程:1) 学习歌曲(好宝宝有礼貌)

2) 提问: 小朋友都想做个好宝宝 好宝宝应该是很有 礼貌的有礼貌的好宝 宝未到育儿中心应怎么做?放学回家怎么做?

3) 老师演唱两遍 幼儿欣赏.

4) 按音乐节奏学念歌词两遍

5) 随着歌曲得进行 老师带领幼儿按节拍 拍手

6) 歌曲进行一两遍后 老师要求幼儿按节奏拍在腿上

7) 学唱歌 注意幼儿时一个字两拍的掌握

8) 从复几遍 直到幼儿熟悉歌曲

学习成果:1)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 能够全体一齐唱.

2) 幼儿能随着歌曲得进行 能节奏拍手或拍腿
3)
能掌握节拍如: x-lx-l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教学评估:大部分的幼儿都能掌握乐曲的节奏 只有一位对x-的节拍还不能掌握

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还给孩子们玩的权利 !


作者:王冬兰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 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 他总是坐不住, 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东西太少了, 孩子上小学恐怕会跟不上的。那么,儿童该不该玩?玩对儿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 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在一种自然的、符合人性的环境中成长与成熟。但事实上, 在我们的社会里, 成人已经越来越难以心平气和地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绝大多数孩子生活在家长们一厢情愿的揠苗助长式的所谓早期教育中。现代家长醉心于带孩子奔波于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的学习, 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五花八门、绞尽脑汁, 却鲜有家长在玩的方面给予孩子一些启迪或自由想象的时间与空间。即便是琴棋书画的学习, 也被赋予浓重的功利色彩, 而非一种对生命、生活的体验与抚慰、感受与热爱。“‘已经失去了它原初的令人身心激荡的魅力, 已经没有了对孩子心灵塑型的创造性。在带有明显功利思想的家长看来, 爱玩的孩子是幼稚与不成熟的。少有家长思考:孩子为什么爱玩,玩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心理治疗家亚历山大?鲁宏说过:人的个性, 像树的年轮, 是一圈一圈地发展出去的。婴儿的一圈, 代表爱与享受; 孩童的一圈, 是玩耍及嬉戏; 少年的一圈, 代表创作与幻想; 青年的一圈, 是情爱及探索; 而成年人的一圈,则象征现实与责任。一个完全的人, 要具备上述所有特征。这一圈一圈的发展, 遵循着一定的程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或被破坏了, 人的个性就会损伤或不能发育完全,而最易被失去或压制的就是孩童玩耍及嬉戏的这一圈。当今的中国家庭和幼儿园! 学校,尤其对孩子的玩非议多多,却忽略了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的学习, 大部分是从玩耍中进行的。请看以下的例子。

一天上午, 小来在家和爸爸一起玩。小来拿起玩具手机扮成幼儿园王老师,给小来爸爸打电话。

王老师喂,你是谁?

爸爸: 我是小来爸爸。请问,你是谁?

王老师我是小一班的王老师。

爸爸: 小来最近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

王老师她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好呀! 吃饭吃得好,睡觉睡得好, 绘画也画得不错, 跳舞嘛跳得好, 英语也学得棒!

爸爸:她会讲些什么英语句子? 你可以讲几句给我听听好吗?

王老师今天没时间, 因为马上要吃饭了, 以后再说吧。

爸爸:好的。她在幼儿园上课有没有积极举手发言?

王老师有。

爸爸:发言的声音大不大?

王老师大。

爸爸:她听课认真不认真? 有没有东张西望?

王老师没有, 她听课很认真!

爸爸:好的。

王老师小来在家的表现怎么样?

爸爸:总的来说可以。她能讲 《西游记》的故事, 讲得比较完整, 词汇也记得比较多。她还能认识一些字, 但有的字怎么教也记不住。

王老师那就叫她继续认, 一定要记住。

爸爸:但是, 她今天早上起来就要吃冷饮, 你说能不能吃?

王老师不行。

爸爸: 为什么?

王老师冷饮太凉了, 早上空腹吃, 肚子会疼的。

爸爸:小来早上醒来时, 如果看到妈妈起床出去了,就吵着要妈妈,不肯要爸爸, 还要爸爸走开。你说这能行吗?

王老师不行。不能只喜欢妈妈, 对大家都要喜欢。不仅要听爸爸的话,而且还要听爷爷、奶奶的话。

爸爸:王老师, 小来起床后, 第一件事要干什么?

王老师起床后先要刷牙、洗脸, 然后要吃早饭、喝牛奶。

爸爸: 小来不好好吃鸡蛋。

王老师要叫她好好吃。

……

这是角色游戏娃娃家中的一个常见场面。小来在这个游戏中,轻松地展示了自己对成人世界的观察与理解;爸爸在和小来一起玩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对小来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 而是借小来之口强调社会规范,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帮助小来明了应该怎样做。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与父母之间有着积极的互动,参与、认同和欣赏孩子的玩可以大大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因此,孩子的玩不是瞎玩傻玩,其中蕴含着很多智慧、策略和能力。

玩对孩子而言, 不仅仅是娱乐, 还是孩子的一种权利。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从根本上说,玩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说, 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促使儿童去玩, 玩使他们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需要的满足又带来了快乐,从而促使儿童对玩产生了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进一步促使儿童去玩。如此循环往复,玩或者说游戏就成为儿童稳定的兴趣, 成为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活动形式。儿童喜欢的任何一种游戏,都是因为它能给儿童带来成长的快乐。也正是因为多姿多彩的游戏,才能给儿童带来幸福的童年。因此,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 每个行业,都缺乏懂玩的人。这里的指的不仅仅是紧张工作之余放松一阵子的作乐, 而是切实将玩的哲理与精髓融入工作与生活中去。即便是在成人的文化或精神世界里,如果缺失了儿童的精神或的文化因子,也会失去其生命的灵性和张力,而变得机械和僵化。因此,关注儿童的玩、参与儿童的玩和了解儿童的玩,是每位家长应尽之职。

幼儿自制玩具,乐在其中。

材料准备:鞋盒一个、纸皮一张、浆糊、剪刀、彩色纸和玻璃弹珠。












余巧恩小朋友(五岁)利用一个丢弃的鞋盒制作一个玩具。
过程中她学习了如何构造、设计、制作、完成作品...
她得到了她在过程中的喜悦与满足感。
她也学了如何与其他小朋友沟通、游戏~

洪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