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您的童年快乐吗?



致亲爱的家长:

请问您的童年快乐吗?

你有给孩子们留下美好、有回忆的童年吗?

2008年4月27日星期日

音乐课程教案[1]

指导老师:张玮芩

年龄:6

人数:10

主题:

单元:音乐课程

课程:学习歌曲(好宝宝有礼貌)

目的: 1) 初步学会歌曲,能在老师带领下大家一齐唱.

2) 能随着歌曲的进行按节拍拍手

3) 学会第1段歌词能按 lx-lx-l节拍做拍手和拍腿等动作.

准备:写有歌词在马妮卡上

活动过程:1) 学习歌曲(好宝宝有礼貌)

2) 提问: 小朋友都想做个好宝宝 好宝宝应该是很有 礼貌的有礼貌的好宝 宝未到育儿中心应怎么做?放学回家怎么做?

3) 老师演唱两遍 幼儿欣赏.

4) 按音乐节奏学念歌词两遍

5) 随着歌曲得进行 老师带领幼儿按节拍 拍手

6) 歌曲进行一两遍后 老师要求幼儿按节奏拍在腿上

7) 学唱歌 注意幼儿时一个字两拍的掌握

8) 从复几遍 直到幼儿熟悉歌曲

学习成果:1)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 能够全体一齐唱.

2) 幼儿能随着歌曲得进行 能节奏拍手或拍腿
3)
能掌握节拍如: x-lx-l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教学评估:大部分的幼儿都能掌握乐曲的节奏 只有一位对x-的节拍还不能掌握

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还给孩子们玩的权利 !


作者:王冬兰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 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 他总是坐不住, 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东西太少了, 孩子上小学恐怕会跟不上的。那么,儿童该不该玩?玩对儿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 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在一种自然的、符合人性的环境中成长与成熟。但事实上, 在我们的社会里, 成人已经越来越难以心平气和地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绝大多数孩子生活在家长们一厢情愿的揠苗助长式的所谓早期教育中。现代家长醉心于带孩子奔波于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的学习, 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五花八门、绞尽脑汁, 却鲜有家长在玩的方面给予孩子一些启迪或自由想象的时间与空间。即便是琴棋书画的学习, 也被赋予浓重的功利色彩, 而非一种对生命、生活的体验与抚慰、感受与热爱。“‘已经失去了它原初的令人身心激荡的魅力, 已经没有了对孩子心灵塑型的创造性。在带有明显功利思想的家长看来, 爱玩的孩子是幼稚与不成熟的。少有家长思考:孩子为什么爱玩,玩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心理治疗家亚历山大?鲁宏说过:人的个性, 像树的年轮, 是一圈一圈地发展出去的。婴儿的一圈, 代表爱与享受; 孩童的一圈, 是玩耍及嬉戏; 少年的一圈, 代表创作与幻想; 青年的一圈, 是情爱及探索; 而成年人的一圈,则象征现实与责任。一个完全的人, 要具备上述所有特征。这一圈一圈的发展, 遵循着一定的程序。如果有一圈未完成或被破坏了, 人的个性就会损伤或不能发育完全,而最易被失去或压制的就是孩童玩耍及嬉戏的这一圈。当今的中国家庭和幼儿园! 学校,尤其对孩子的玩非议多多,却忽略了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的学习, 大部分是从玩耍中进行的。请看以下的例子。

一天上午, 小来在家和爸爸一起玩。小来拿起玩具手机扮成幼儿园王老师,给小来爸爸打电话。

王老师喂,你是谁?

爸爸: 我是小来爸爸。请问,你是谁?

王老师我是小一班的王老师。

爸爸: 小来最近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

王老师她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好呀! 吃饭吃得好,睡觉睡得好, 绘画也画得不错, 跳舞嘛跳得好, 英语也学得棒!

爸爸:她会讲些什么英语句子? 你可以讲几句给我听听好吗?

王老师今天没时间, 因为马上要吃饭了, 以后再说吧。

爸爸:好的。她在幼儿园上课有没有积极举手发言?

王老师有。

爸爸:发言的声音大不大?

王老师大。

爸爸:她听课认真不认真? 有没有东张西望?

王老师没有, 她听课很认真!

爸爸:好的。

王老师小来在家的表现怎么样?

爸爸:总的来说可以。她能讲 《西游记》的故事, 讲得比较完整, 词汇也记得比较多。她还能认识一些字, 但有的字怎么教也记不住。

王老师那就叫她继续认, 一定要记住。

爸爸:但是, 她今天早上起来就要吃冷饮, 你说能不能吃?

王老师不行。

爸爸: 为什么?

王老师冷饮太凉了, 早上空腹吃, 肚子会疼的。

爸爸:小来早上醒来时, 如果看到妈妈起床出去了,就吵着要妈妈,不肯要爸爸, 还要爸爸走开。你说这能行吗?

王老师不行。不能只喜欢妈妈, 对大家都要喜欢。不仅要听爸爸的话,而且还要听爷爷、奶奶的话。

爸爸:王老师, 小来起床后, 第一件事要干什么?

王老师起床后先要刷牙、洗脸, 然后要吃早饭、喝牛奶。

爸爸: 小来不好好吃鸡蛋。

王老师要叫她好好吃。

……

这是角色游戏娃娃家中的一个常见场面。小来在这个游戏中,轻松地展示了自己对成人世界的观察与理解;爸爸在和小来一起玩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对小来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 而是借小来之口强调社会规范,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帮助小来明了应该怎样做。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与父母之间有着积极的互动,参与、认同和欣赏孩子的玩可以大大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因此,孩子的玩不是瞎玩傻玩,其中蕴含着很多智慧、策略和能力。

玩对孩子而言, 不仅仅是娱乐, 还是孩子的一种权利。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从根本上说,玩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说, 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促使儿童去玩, 玩使他们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需要的满足又带来了快乐,从而促使儿童对玩产生了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进一步促使儿童去玩。如此循环往复,玩或者说游戏就成为儿童稳定的兴趣, 成为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活动形式。儿童喜欢的任何一种游戏,都是因为它能给儿童带来成长的快乐。也正是因为多姿多彩的游戏,才能给儿童带来幸福的童年。因此,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 每个行业,都缺乏懂玩的人。这里的指的不仅仅是紧张工作之余放松一阵子的作乐, 而是切实将玩的哲理与精髓融入工作与生活中去。即便是在成人的文化或精神世界里,如果缺失了儿童的精神或的文化因子,也会失去其生命的灵性和张力,而变得机械和僵化。因此,关注儿童的玩、参与儿童的玩和了解儿童的玩,是每位家长应尽之职。

幼儿自制玩具,乐在其中。

材料准备:鞋盒一个、纸皮一张、浆糊、剪刀、彩色纸和玻璃弹珠。












余巧恩小朋友(五岁)利用一个丢弃的鞋盒制作一个玩具。
过程中她学习了如何构造、设计、制作、完成作品...
她得到了她在过程中的喜悦与满足感。
她也学了如何与其他小朋友沟通、游戏~

洪老师指导

绘本分享~


这两本是我这个星期的战利品。

名家推荐的哦~
(王琳·儿童阅读专家)


《我爸爸》,这是每一学生在习作上会遇到的题目吧?我们且看国际级图画大师安东尼.布朗是如何交出他的“作文”的~






这是我爸爸,他真得很棒!


我爸爸什么都不怕,


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他可以从月亮上头跳过去,

还会走高空绳索(不会掉下来)。


他敢跟大力士比赛摔跤,


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我爸爸真得很棒!

.........................

这篇“作文”如果只看文字的话,遇到宽容的老师,可能勉强打个“及格”。
如果遇到严格的老师,则可能批个“胡言乱语,不知所云“,要求重写一次!

不过,幸好我们有图,配合着图来阅读,相信再严格的老师也会兴高采烈地

打个大大的“优”!

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幼儿美术指导



画画或做美劳对孩子而言,应该不只是在从事莫项活动而已,它也能刺激孩子对其周围环境的自觉,而认为那是件有活力,很重要,很好玩的活动。绘画活动可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我们无需硬性规定他们必须去做。假如我们只提供幼儿绘画的材料工具,然后对他说:“你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如此的指导方式,偶尔为之,或许给了孩子一些独处绘画的机会。但如果这时成人为了偷闲而指导绘画的一贯模式,则可能上丧失了幼儿绘画的根本意义。


绘画活动提供了孩子极大的想象空间,也提供了孩子们极大的想象空间,也提供了他们一个极安全的空间。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自由地进出其绘画世界,不管是快乐的片刻、或者是失意的时候。绘画所提供的想象空间是封闭的。是幼儿内在的对谈。在此自我萌芽,价值观念初形成之时,让孩子经常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世界,或躲藏在他密闭的安全空间里,对于未来发展,尤其是人际关系的发展,恐有不良的影响。


幼儿作画,旨在游戏,旨在表现,自在沟通。在绘画活动中与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指导的幼儿都有应有一个共识:“绘画活动提供了刺激,重要而有意义的经验”。

2008年4月20日星期日

忙碌,是爱与体贴的大敌

儿童心理学家曾做过研究,认为孩子会很敏感的根据父母的原意抽出多少时间陪伴他们,来估算自己的价值,因此多留一点时间给孩子,陪孩子散步,一起看蝴蝶飞舞,盯着黄昏的太阳掉到三的那一边,数数着明灭的萤火虫,坐在溪边听流水声....许多美好的事物与体验原来是不必花钱的。所以,如果可以,少做一点事,少赚一点钱, 多留一点时间给孩子吧,可能反而会生活得更好,过得更快乐!


文/李伟文

载自《快乐家庭》星洲日报活力


李伟文于4月23日/7.30pm/ 在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总社礼堂
主讲有关《教养,可以这么浪漫》
有兴趣参与的欢乐园地的家长或朋友可以与洪老师接洽。









咨询:洪老师

我爱画画,因为我享受过程~












冠胜小朋友,四岁半

2008年4月19日星期六

幼儿创作~积木

《直升飞机》

《战斗机》

《动物的家》

《推高机》

三至四岁的创作品
Children CREATIVE WORK BY USING BLOCKS

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婴幼儿怎样发展小肌肉?





婴幼儿怎样发展小肌肉?

抓握一类的动作,主要凭小肌肉的活动和脑神经的协同作用。
3岁以前的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手指、手腕及脚部
样一些小肌肉发育的任务还没完成,还不能使用小肌肉做一些比较复
杂的动作,例如握笔写字、画画、用筷子夹东西或使用剪刀等。
为了使孩子发育得好,
1 周岁前,家长要有意识地教孩子举起小手抓抓挠挠,
让他摆弄各种不同性质的玩具 ( 购买玩具 ) ,用手触摸形
形色色的物体。
2 岁时,可让孩子玩积木,捏橡皮泥,用塑料绳穿不同颜色的珠子等,
3 周岁时,可启发孩子玩塑料插片,用粉
画简单的线条,用手指翻书面。
3 岁以后,可引导孩子自己学习纽扣和系鞋带、握笔画简单的画、使用筷子等。
5 岁开始训练他用写自己的名字,使用剪刀、针线、锤子,并在大人帮助下学习制作
包、毽子、风筝之类的简单玩具 ( 购买玩具 ) 。小肌肉的发育,不能使孩子茁壮成长,
操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通过机体远端小肌肉
经常动作,刺激神经末梢,
不断强化神经传导,活跃大脑皮层的
应部位,促进脑的发育,
在不断地接触认识世界中,孩子必将越来越
聪颖。
可见,促使婴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忽视不得。

充分发挥活动区作用,促进小肌肉发展

婴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 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著名学前教育家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就是指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做事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要把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放在各项活动之中,为幼儿创造充分活动的环境。

  充分发挥活动区作用,促进小肌肉发展

  1.美工区

  在美工区我设置了涂鸦壁、画笔、橡皮泥、油画棒、浆湖、棉签、各种形状的彩色纸、纸盒及漂亮食品袋等许多材料供幼儿活动。幼儿在活动时根据自己 的兴趣自由的选择。有的幼儿捏橡皮泥;有的粘贴图画;有的用彩色纸装饰图画,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活动。幼儿在活动时教师要进行观察个别指导。如:有的小 朋友在使用画笔时小手还不够灵活,握笔的方法不对,于是我便指导这个小朋友多练多画达到对笔能够运用自如。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这些小朋友手的灵活性有了很 大的提高。在指导幼儿撕帖活动时同样注重了活动的原则,只有让幼儿多活动多练才能有发展。如我的小背心一课上,我用旧挂历剪成背心的样子,让孩子自由 的在上面装饰上美丽的图案,孩子穿着自己制作的纸背心,心里非常高兴,比爸爸妈妈买的新衣服还满意。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的活动训练。孩子们的动手能 力明显提高,对小肌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玩玩做做区

  在玩玩做做区我投放了花绳、镊子、勺子、豆子、小珠子、海棉块等操作材料,依据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生活训练中让孩子学习夹、舀、挤、 转、二指抓、三指抓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具的可操作性吸引了爱动的孩子,在操作教具时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进行整个过程,没有别人打扰他,孩子因为有事做,也 就不再打扰别人,且整个工作特别仔细。现在,孩子们能熟练地夹一些比较难的小物体如:豆子、小珠子等。能根据颜色进行分色珠子,并将珠子按颜色一一对应摆 放。通过这些活动幼儿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了很大的增强,也培养了孩子做事的专注力。

  穿线板和穿珠也是促进小肌肉发展的重要活动,在指导幼儿穿线板时首先激起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教给他们玩穿线板的方法。 玩穿线板的方法很多,小朋友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穿出与众不同的花样。同时教师可以要求会的小朋友带不会的小朋友,这样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了幼儿间的 合作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的小手变得灵巧起来。这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还开发了智力,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 很大的发展。

 3.建筑区

  建筑区是促进小肌肉发展的另一重要场所。每个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到建筑区内活动。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玩法如:用小雪花片拼插就需要用小手指,玩较 大的插塑玩具则要借助手掌肌肉的力量。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导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活动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出自己喜欢的造型,使每个幼儿小肌 肉发展在不同水平上都得到提高。

  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时间进行训练指导促进小肌肉发展幼儿

  1.在晨间幼儿入园时进行训练指导。这时主要指导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在活动区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从而促进小肌肉发展。

  2.吃午饭时对幼儿进行训练。如:吃桔子时让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把桔子皮撕成一朵小菊花,吃香蕉、猕猴桃时也可以让幼儿自己练习剥皮。这样既培养了兴趣又促进小肌肉发展。

  三、家园配合强化训练

  架起家园联系之桥,与家长共同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小肌肉发展训练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个别幼儿教育更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如:有的小朋友小肌肉 发展非常差,教师便和家长取得联系个别沟通,针对这些小朋友的情况建议家长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训练,做到家园配合共同提高这些小朋友的动手能力。经过家园 的共同努力这些小朋友的小肌肉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气压锅里长大的孩子

---------------------------------------------------------------------

洪老师


  打从年初开始,报章接二连三报道了有关青少年行为出现问题的新闻:中学生偷看色情光碟、中学生跳楼、中学生与教师发生越轨行为……这些不是独立的个案,而是问题的冰山一角,我也试图在这些令人忧心、丧气的事件中,寻找一线曙光。就在思索和探讨我国青少年所面临的危机,却发生了吉隆坡中学校长用簿子打女中学生的事件。


  事件发生后,成人都侧重讨论哪些成人的行为有欠妥当:校长?教育部官员?父母?干姐姐?大家也讨论这起事件对教师和其他校长士气的影响,大家都为某些大人打抱不平,我听到好多人在发言,可是,有多少人感受到青少年的心在呐喊、在淌血
……

  多年以前,我在报章上看见一消息;在一所学府教书,学生多数是人们眼中的烂苹果。在他们的叛逆、好玩的背后,是无助和彷徨。然而,只要真心接受他们,他们会把你当成沙漠中的甘霖,迫不及待地冲向你,问你好多人生的问题,向你倾诉他们多年以来所面对的伤害:家人的伤害、教师及校长的伤害。


  

不做伤和气的事

  美国儿童成长学艾肯博士(Dr.David Elkind)在著作《长大了却无处可去》(All Grown Up and No Place to Go)一书中,讨论美国青少年所面对的危机。他认为与50年代的美国父母相比,现代的美国父母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的快乐,忽略了孩子。父母为了追求物 质享受,在外工作,回到家心力交瘁,没有精力处理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另一方面,因为工作时间冗长,陪孩子的时间不足,对孩子感到内疚,所以与孩子相处时, 要赢得孩子的欢欣,不做伤和气的事,包括管教孩子。

  一般父母也有一些错误的观念:


  一、面对同启的压力,父母不能全面管制孩子,所以就撒手不管。艾肯博士认为:能在某方面管制孩子,总好过完全不管制孩子。


  二、成年人常被青少年高大的体型与成熟的打扮所误导,把青少年当作成人看待,要求他们像成熟的大人一样负责任,明确地知道自己职业性向与人生的方向, 不让他们在各种选择中漫游、思索。青少年其实是一个独特人生的人生发展阶段,还是需要成人的教导,可是方式有别于教导儿童。


  此外,坚守岗位的父母现在面临许多压力:孩子的朋友群中,有些父母给孩子太多的自由,所以造成孩子的不满:某某人的父母从没规定他得几点回家,你为什么要我十点之前回到家?。令人欣慰的发现是:在艾肯博士所接触的青年中,虽然他们不喜欢父母立下的家规,可是,他们认为那些不立家规的父母,其实是不 关心孩子。他们明白为了实行家规,父母得花好多精力与时间与孩子解释,忍受孩子宣泄不满的情绪,只有在乎孩子的父母才会接受这样劳累的任务。

种种理由背后的声音

  艾肯博士对美国成人逃避为人父母责任的指责,是否也出现在今日的新加坡?

  当我问起一些职业妇女为什么不留在家里全职照顾孩子时,听到以下的答案:


  一、对小孩没耐心,如果不出外工作,整天对着孩子打骂,反而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害无益;


  二、失去社交生活,不认识其他全职母亲,生活寂寞,辞职一段日子后,重返社会工作;


  三、需要工作来肯定自己的价值;


  四、有多余的钱让给孩子上进修课程、出国旅行以增广见闻、投资较大房子,以后留给孩子,或作为退休后的资产。


  五、单亲家庭,所以毫无选择。


  六、丈夫收入不稳定,所以需要帮补家用。


  你听到这些理由背后的声音吗?哪些理由不充足?每个理由背后都隐藏着成人对金钱、家庭的价值观。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认知发展逐渐成熟,父母那些举动表 面很堂皇,其实很自私,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我出外工作,还不是为了让你过舒适的生活?”“是你希望过舒适的生活!


  可是,艾肯博士或许不知道,在我国,许多行为出现问题的青少年,并不完全是因为父母逃避责任。我亲眼看见许多家庭,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照顾,母亲放弃自己的事业,留在家里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督促孩子功课,接送孩子上进修课程,还亲自下厨,为孩子烹调色香味俱全的健康菜肴……可是,孩子到了青春期还是严重叛逆,伤透了父母的心。


  父母尽量和孩子一起吃饭,每天确保有机会说话,对孩子的学业进度、性格脾气了如指掌。可是,说话的时间,往往不是双向的沟通,而是洗脑时间,表面 上聆听孩子的感受、看法,却都是父母总结陈词所以说你现在好好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文凭,其他一切都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一个人常泼冷水、说教,你还会与他真心交流吗?孩子为什么对父母越来越冷淡?


一切为了考试和成绩

  我国父母在亲子教育上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太过重视孩子考试的成绩,认为没有一张好文凭,人生就没有前途。他们让孩子运动,因为血液有足够氧气,能提高读书效率;让孩子学乐器,因为音乐能陶冶性情,帮忙消除学业压力;不让孩子和好玩的孩子来往,因为担心会影响学业成绩……

  小学成绩优秀,上了中学无心向学,误交损友,其实在青少年心理学是有迹可寻的。在我教学生涯中,遇过天资聪颖的学生,过目不忘,在新加坡考试体制下, 考取优秀成绩不费吹灰之力。另一类学生资质中等,可是,因为父母督促功课得紧,给孩子堆积如山的补充作业,结果,小六会考成绩斐然。可是,长期的压力有如被放置在气压锅里的烹饪材料,进入青春期时,压力与儿时的怨气还没消除,锅盖却在青春期自动掀开,锅里热腾腾的材料向上冲,四处飞溅,灼伤周围的人
……

  无心向学或许是因为读累了,或许是对父母的一种报复。交上损友是因为对自己单调的生活感到厌烦,想走进另一种生活,也或许是对父母的一种报复。

懒惰总好过笨蛋

  青春期的叛逆是一种自然过渡时期:为了证明自己已经不是小孩,所以要反对成人的决定,为反对而反对,因为听大人的话,就是还没长大的小孩。

  我的重大发现是:没有人希望自己笨,如果努力读书还考不出好成绩,就证明自己是个笨蛋,可是如果不认真读书,考得不好是因为懒惰。被钉上懒惰的标签总好过笨蛋的标签。我明白了从学生的角度,用懒惰来逃避是绝对合理的作法。


  学生应该相信自己的字典里没有这个字,而是你的天赋是什么?。他们尝试努力读书,当分数从20分进步到40分时,他们的欢欣写在脸上自己朋友,证明只要努力就会进步。不过,我也坦然告诉我身边的弟妹、朋友,他们的天赋或许不在这些科目上,我要他们在课余时花时间去发掘自己的天分,毕业后找配合自己兴趣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进修。准备会考的日子,变得有目标,不要求科科及格,专攻那些有把握的,以便起码考取一张基本文凭。


  在社会风气和教育制度尚未改进前,家庭依然是孩子的避风港:生活在同样的开放社会,面对同样的同侪和学业压力、同样对性感到好奇、面对同样的诱惑,就 读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为什么其他同学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呢?当大家把焦点转向问题少年和家长时,我心里替那些乖巧、正直的少年和他们的父母喝彩。


  是的,这些父母心中有一把衡量对错的尺,不受日新月异、论据不足的各派学说所困扰,教孩子怎么踏实地走人生的路。


  父母的责任重大,重大的责任并不意味那是个沉重的担子,而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挑战。掌握得当,青少年其实为我们成人的生活注入许多活力和欢乐。


  我们不是当政者,也不能杜绝腐朽思想的散播,不过,亲爱的父母、教师和校长,请不要让无力感侵蚀你,你的臂弯还是孩子最安全的避风港。

孩子的避风港

母亲教育是源头教育,教育一位母亲就是教育了一个家庭!每个做母亲的都有这么深的体会就好了。

父母能不能做为孩子的避风港????

我们的孩子还是要长期把他们置放在气压锅里吗?

2008年4月3日星期四

神童=天才儿童?神经儿童?来自校长的话~

可以肯定,很多人跟我同样感到惊讶,从报章上获知一度被新闻界追捧的远居英国的数学女神童,竟然在23岁妙龄时刻,被发现自甘堕落,通过网络广告招徕,当起花街妓女。当年以13岁幼龄即进修著名牛津大学的数学神童,会落得如此地步,让你我怀疑她那塞满数理逻辑的脑袋,怎么没办法拥有处理较健全的人生逻辑的智慧。左思右想,发现普罗大众极易受骗。神童这个骄人的称号,闪烁的光环,对身为家长者,的确充满吸引力。家中能出现这么一个天才儿童,光宗耀祖之外,也让社会甚至国家另眼相看,颜面光彩至极不在话下。然而,在栽培天才神童的同时,我们是否有衡量过幼小的心灵,满脑袋数学物理逻辑之余,身心发展是否获得足够的时间来平衡现实的生活。13岁幼龄挤进精英大学的门槛,有没有足够的处事能力来和大哥哥大姐姐们沟通?可想而知,正值身心成长过程和思想上与同学们格格不入,不被大家挤得靠边站远远才怪,没有同龄朋友的扶持,有苦自己知,性情变得孤僻古怪是必然的现象。小时候读过拔苗助长的故事,现在想来是完全合乎情理。神童,是逼出来的,天才儿童,是牺牲无数的童真机会而熬出来的。神童现代史中,让你我感受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名言,国内国外的神童故事,许多都是悲剧收场,令社会遗憾,令你我心伤。真希望这段神童变身花街神女的故事,是四月一日愚人节的闹剧!
http://jalong.blogspot.com/

亲子一日游







我们几个老师、家长和几位小朋友

前往毛立海边野餐

小孩子们都尽兴投入于玩沙、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