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6日星期日

温馨的双亲节






温馨的双亲节圆满结束!
我们非常感谢一群热爱家庭的父母的出席参与我们的晚会,你们的出席让我们的晚会圆满成功।

在晚会中的亲子衬衫创作节目,我们出乎意外的发现原来父母亲是多么的有创意!
这个节目也同时促进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希望这种互动的精神能够持续,并把它融进整个家庭里面。

良好的互动建立是建立美好家庭的开始,各位家长我们一起努力吧!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道理要怎么说?

常听做父母的说:“孩子还小,那懂得这个道理,就别为难孩子了。”

但事实上是否真是如此?到底孩子几岁才算“长大”、才可以说讲道理?

从发展心理角度来看,人从出生就迈入一持续发展的厉程,而促进发展变化有两个要素:一是成熟,指个人生物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过程;二是学习,透过学习历程与经验,使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产生较为长久的变化。

比如说要成为一个体操选手,除了在身体上要发展成熟外,还需要接受教导与不断的练习才能达成。因为成熟不是一个绝对的时间,所以应该说每个个体都需时时在发展中,也都有所处阶段应该学习的事物。

因此,当我们谈品德教育时,同样也可以思考这两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道德发展的关键条件---认知发展的阶段,成熟到什么阶段,然后再根据成熟的条件,思考如何创造理想学习的环境与经验,来促成所希望看到的改变。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 (Piaget)的道德发展论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他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无律阶段(约5岁以前):行为只是感官动作的自然反应与反射,而没有道德意识。第二是他律阶段(约5岁至10岁):多以做了一件事或行为的具体后果来判断或决定行为的是非善恶,此时会片面尊重成人的权威。第三为自律阶段(约10岁以后):多以行为的动机为善恶,逐步迈向成熟。

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道德认知概念发展阶段后,就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期许与教育方式。以下就分为三个阶段的道德教育原则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无律阶段]

在无律阶段的学龄前,在道德判断上常容易受情绪上或周遭人的影响,并且不具备思瓣的能力。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兴趣的,或成人认为是好的,就认为是好的。一般而言,教育无律期孩子的道德价值观时,需要多一些的引导与约束。

给父母的建议:

一, 明确告知期望:在此阶段的孩子因为不具备辨别对、错的能力,父母要明确清楚的告诉孩子在某一环境里适当的行为是什么,并要求孩子表现出来。如:脱下衣服该放在哪里(整洁),不可随意摘公园的花(公德心)。

二, 父母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没有自主判断的能力下,最易受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受影响,因次父母应该将希望孩子养成的品格,在生活里示范给他看。

三, 避免负面影响:因为孩子无法辨别在生活中哪些是父母想要他们学习的,哪些不是,所以往往会对父母的行为照单全收,因此父母要特别留意日常非语言行为,是否有对孩子的期望相抵触者,如适当控制自己的愤怒的情绪。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有时会超过父母所能想象。

四, 鼓励行为实践:一般对有品德的人的认定,是着眼在道德行为而非道德知识。因此此阶段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上虽尚未成熟,可能不解行动背后的意义,但道德的行动是在任何人生阶段都不该缺席的,所以还是要在可朔性高的此阶段,指引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地方、做适当的事情。